城里人慌了:不是房价跌,是有钱人正悄悄“逃”回农村
我有个发小在建材市场干了十年,去年秋天跟我说城里装修单子少了一半,可农村盖房、改老宅的活儿排到明年了,他说这话时脸上没愁,倒有点高兴,这事儿不是个例,农业农村部2023年的数据说全国有一千二百多万人从城里回乡创业,其中资产过百万的占了三成以上,这些人不是穷得没
我有个发小在建材市场干了十年,去年秋天跟我说城里装修单子少了一半,可农村盖房、改老宅的活儿排到明年了,他说这话时脸上没愁,倒有点高兴,这事儿不是个例,农业农村部2023年的数据说全国有一千二百多万人从城里回乡创业,其中资产过百万的占了三成以上,这些人不是穷得没
一位藤校生在社交媒体上这样写道。顶尖名校毕业的他,已经拥有了投资公司不错的工作,但数年后和藤校同学聚会,却发现大家都陷入了一种莫名的倦怠——虽手握名校名企的offer,内心却不知航向何方。
早上睁眼先摸手机,把闹钟按掉,顺手点开工作群,99+的红点像催命符——这画面熟不熟?2024年5月,哈佛商学院刚放出一组数据:会用“四象限”给任务排座次的中年人,效率飙了47%,焦虑直接砍三成。
2023年10月,北京朝阳区,68岁的李建国用三天学会剪映,把老同事合唱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》剪成电影感MV,点击量破五十万。
30岁以后,生活从没变简单,乱七八糟的事像微信未读消息一样,删不完、回不尽。
凌晨1点48分,你突然醒了,胸口“咚”地一下,像有人往里塞了块烧红的炭。
大山里的窑洞已经塌了,灶台掩埋在沙土中。那个灶台,是为她“量身打造”的。马燕说:“在西海固,窑洞里的灶台,大多根据家里媳妇的身高改的,意味着这辈子,你就绑在灶台边了。”
在现实生活中,许多人总以为幸福的两性关系离不开金钱,觉得只有物质富足,感情才能稳固。然而,真正能让一段感情走得长远、走得温暖的,往往不是谁更有钱,而是彼此是否足够靠谱。靠谱,不只是嘴上说说,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责任感,是面对问题时的担当,是对承诺的坚守,更是对感
凌晨三点替对方掖好的被角,晨起时留在微波炉里的半碗温粥,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堆叠起来,才是婚姻里真正的奢侈品。最高级的夫妻生活模式,从来不是朋友圈里精修的红酒牛排照,而是两个灵魂在烟火气中找到了共振的频率。
82岁还得学扫码,不然连医院门都进不去,这不是段子,是上周我陪我妈去朝阳医院排队的真事。
傍晚的小区里,遛弯的人群渐渐稀疏,楼上的王阿姨却正对着手机镜头,跟着直播间学做南瓜饼——曾经爱约老姐妹逛菜场、跳广场舞的她,如今更愿把时间耗在家里。这两年,越来越多中老年人“宅”了起来,但这不是“孤僻”,而是他们终于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。
连续几天的感冒,今天终于感觉好多了。下午去附近药店买了一些药,又去取体验报告,一下午时间就很快过去了。
其实,人最好的活法,不是盲目追求数量,而是懂得精简生活,减去那些不必要的负担。就像一间堆满杂物的房间,连走路都困难,清理掉多余的东西,空间变大了,人也轻松了。
工作内卷到凌晨三点,情绪崩溃在地铁站角落;AI取代岗位的速度快过简历投递;房价高不可攀,婚育成本让人望而却步;社交媒体上光鲜亮丽,现实里却连一顿像样的早餐都懒得做。
片子里的胡歌,揣着一盆没了往日劲儿的树闯自然。那树早年多“标准”啊,为了长成家人期待的“栋梁”,剪去了贪玩的枝桠,掐掉了“没用”的爱好,连歪着长一点的念头都被磨平。就像我们从小被教的:考名校、进名企、赚大钱,才算“有出息”,于是一门心思往“高处”挤,从校园里的
前面是嗷嗷叫往前冲的年轻人,体力无限,加班不眨眼,要的钱还比你少。后面是等着你付钱的各种账单,房贷车贷,孩子补习班,父母养老院。你就像个三明治里那片被压得最紧的肉,动弹不得。
今年年初,A身上有2.5w左右,但截止8月末,只有1w+了,这段时间她一直未上班。这些年,她一直从事服装行业的销售,虽说有提成,但少得可怜,可以忽略不计,加之是在给自家亲戚打工,工资还比招的外人低1k多。
我叫汪阿姨,今年53岁,去年从小区附近的社区食堂后厨退下来后,每个月能拿到1800块钱的退休金。刚退休那会儿,女儿总担心我钱不够花,隔三差五就往我微信里转钱,每次我都原封不动退回去——不是跟孩子赌气,是我心里早就盘好了账,这1800块,够我把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
你有没有在深夜翻来覆去时,突然被一个念头击中——那些让我们辗转反侧的,往往不是事情本身,而是我们死死攥着的执念。
最近总听到有人说“我被困住了”:有人困在没起色的工作里,每天加班却看不到希望;有人困在一段拧巴的关系里,舍不得断又过不好;还有人困在自己的敏感里,一点小事就emo半天,觉得全世界都不理解自己。其实我之前也有过这种感觉,直到后来发现,很多“困住”我们的不是事本身